第一章 概述
一、用途
XS5-1限束器可与管电压不大于150kV的X射线管组件配套,供调整和限定X射线辐射野用。XS5-1限束器为多叶式结构,备有近焦铅门,能有效地减少散漏射线和焦外射线的影响,降低对患者和操作者的有害辐射。
XS5-1限束器是具有自动功能的限束器,其上装有铅门位置传感器,与配套床台上的控制电路和胶片尺寸传感器、焦点位置传感器等相配合,即可实现遥控操作,按胶片尺寸自动设定辐射野和进行距离补偿等自动功能。同时还备有手动旋钮及光示野装置,可近台手动操作。
XS5-1限束器适用于与配有床上X射线管组件的胃肠诊断床配套使用。
二、主要技术指标
表1 技术指标对照表
项目 |
型 号 |
|
XS5-1 |
|
调节方式 |
自动/手动 |
|
电机电源 |
DC 24V 0.8A |
|
光点灯电源 |
AC 24V 4.2A 50Hz |
|
给最高管电压 |
150kV |
|
辐射野(SID65cm) |
最大350mm×350mm |
|
最小0mm×0mm |
|
光野平均照度(SID100cm) |
≥100lx |
|
光野边缘处对比度 |
不小于4 |
|
光源限时时间 |
不大于60s |
|
固有滤过mmAl |
不小于1.4(70kV) |
|
铅门控制方式 |
遥控/近控 |
|
焦点至安装平面距离 |
56mm |
|
重量kg |
9.5 |
|
外型尺寸(长×宽×高)mm |
250×224×250 |
|
指示精度 |
光野相应各边与X射线野各边之间的偏差总数不超过光野平面到焦点距离的2%。 |
注:SID为X射线管焦点到影像接受平面的距离。
第二章 结构和组成
XS5-1限束器的铅门配置和主要组成部分示意图见图1。
图1 XS5-1限束器结构示意图
①外铅门 ②中铅门 ③防护筒 ④近焦铅门 ⑤反光镜 ⑥小反光镜 ⑦灯泡 ⑧近控盒
⑨计算机控制单元
限束器的限野和防护功能由纵、横向外铅门①、中铅门②、近焦铅门④以及防护筒③来完成。纵、横向交流伺服电动机通过钢丝绳、绳轮和滑块,带动纵横向各铅门作启闭运动,以获得任意大小的矩形辐射野。同时还备有检测纵横向铅门开度的传感器,以便实现对辐射野的自动控制。
近控盒⑧上装有手动旋钮,可手动调节辐射野。
光示野装置由反光镜⑤和灯泡⑦组成,用可见光显示X射线辐射野,便于手动操作时定位。小反光镜⑥和近控盒⑧上的光栏板可在配套的床台上以光缝显示X射线中心的纵向位置。
第三章 安装和调整
一、安装
1. 安装要求
限束器系列对配套的X射线管组件有以下要求:
a. X射线管组件的焦点与安装平面的距离应为56mm。
b. X射线管组件窗口内应具有不小于图2所示的空间。
2. 安装方法
本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连接接口部分的结构示意见图3。
1限束器 2连接盘 3卡板 4铅门护架 5X射线管组件 6紧定螺钉7铭牌
图3 限束器与X射线管组件连接结构图
安装步骤如下:
a.松开固定卡板3的螺钉,取下卡板及连接盘2以及装于其上的铅门护架4。
b.松开铅门护架的固定螺母,取下铅门护架(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用以保护近焦铅门)。
c.将连接盘用螺钉固定在X射线管组件5上。
d.装上卡板并加以紧固。
二、调整
1.限束器中心的调整
限束器中心线应通过X射线管焦点,如图3所示。
调整时,松开紧定螺钉6,移动限束器,使其中心线与X射线管管套的径向和轴
向中心基本对正,然后拧紧螺钉6。在透视条件下观察X射线辐射野(利用增感纸或荧光屏),辐射野内各处明暗应均匀。
2.X射线辐射野与影像接收面中心的校准调整步骤如下:
a.标出影像接收面(荧光屏、影象增强器、胶片片匣等)的中心。
b.将X射线辐射野尽量调小。
c.松开管套支轴紧定螺钉和管套滑环制动旋钮。
d.调整管套位置,在透视条件下观察或拍片检查,使X射线辐射野中心与影像接收面中心基本重合。
e.拧紧紧定螺钉和制动旋钮。
3.为对限束器进行有效选择、组合、调节,在限束器面板上,有在各种焦点到影像接收器距离情况下所有X射线野范围对应的尺寸,使操作者通过调节纵向、横向旋钮在加载之前依据距离确定适合正常使用的X射线野范围。
4. 限束器自动功能检查方法的说明
先设定一个片盒尺寸的照射野,用电动方式达到该尺寸,然后采用自动方式可检查其是否符合照射野要求。
XS5-1限束器备有手动旋钮,在自动状态时,允许操作者近控手调减小窗口,降到最小值,即在距焦点1m处垂直于基准轴平面上,X射线野尺寸其长、宽不超过5cm。
5.测量光野尺寸的方法
先用旋钮选定一个光野尺寸,然后在所选定的焦点到影像接收面距离处垂直于基准轴平面上,用精密直尺测量其光野尺寸。(此项仅限于可手动调节的限束器)
6.更换灯泡
XS5-1限束器采用24V 100W的卤钨灯作为示野装置的光源。卤钨灯泡的寿命随电压按指数规律变化。在额定电压(AC24V)条件下,其平均寿命约为2000小时。更换灯泡时,只需拆下限束器外壳和灯泡的挡光板,然后把损坏的灯泡从插座中拔出,将新灯泡重新插入插座即可。在插拔灯泡时,注意要用手指捏住灯座部分,以免沾污灯泡。
注意:灯泡及灯泡周围的金属温度很高,请勿触摸,调整或更换灯泡时请用工
具,或等待高温物体充分冷却后再操作。 |
更换灯泡后,要透视观察或拍片检查光照射野中心是否与X射线辐射野中心重合,必要时可松开固定灯座板位置来进行调整。光野位置与X射线辐射野位置的允许最大偏差,见图4:
第四章 操作方法
一、操作方法
1.遥控(自动)
将图5所示开关④按下,即切换到自动状态。在遥控操作台上,选定胶片尺寸,摄影时限束器自动将辐射野调节成所选胶片限定的尺寸。
2.近控(手动)
将图5所示开关④抬起,即选定手动状态,此时调节旋钮①或②改变辐射野的大小。 操作面板布局如图5所示。
①横向旋钮 ②纵向旋钮 ③限时开关 ④选择开关
图5 操作面板图
3.光示野装置
将图5所示开关③按下,光点灯亮,到达限定时间60s时自动熄灭。再按开关将重复这一过程。
光点灯亮时,可在床台的滤线器屉板上形成光缝,指示X射线束中心的纵向位置,因而在摄影时十分方便。
|
注意:光点灯为发热部件,点亮时瞬间将达到最高功率,温度很高,频繁使用易造成灯泡损坏,连续使用3次后应休息5分钟后再投入下一次使用。 |
4.符号说明
闭合方向指示
5. 操作按钮指示说明
摄影时,如果用手动调节辐射野大小其面板上刻度所指示胶片距与照射野尺寸的关系如表2(此表是为了方便用户在加载前确定距离适合的X射线野,仅供参考):
表2 胶片距与照射野角度对照表
|
片匣规格 |
焦片距 |
|
1m |
1.5m |
|
20cm(8in) |
126° |
84° |
|
23cm(9in) |
140° |
94° |
|
25cm(10in) |
157° |
105° |
|
30cm(12in) |
184.5° |
126° |
|
36cm(14in) |
215° |
146° |
|
43cm(17in) |
260° |
177.5° |
二、附加滤过板的使用
限束器带有0.5mmAl的附加滤过板。使用时将其插入限束器侧面的滑道中,注意务必要插到底。
若需铝当量较大的附加滤过,可在此附加滤过板上黏附其他有关材料,但总厚度不应超过2.5mm。
第五章 电路及说明
图6 限束器控制电路图
图6中为限束器控制电路图。
其中,M1V、M1H分别为限束器铅门扇叶纵向与横向直流电机。将限束器节点CPU板的控制信号连接至限束器电机控制板,通过此控制板来驱动电机的正反转运动。
R1H、R1V分别是限束器横向、纵向运动位置反馈电位器,当限束器完全闭合时,应调整电位器R1H-1、R1H-2之间电阻为35±5Ω,R1V-1、R1V-2之间电阻为66±5Ω。
R2H、R2V分别是手动旋纽横向、纵向位置传感电位器,当将旋纽旋转到8英寸位置时,应调整电位器R2H-1、R2H-2之间电阻为180±5Ω, R2V-1、R2V-2之间电阻为180±5Ω。
HANDKEY为手动/自动的切换开关,断开开关,限束器控制板可通过手动旋纽的旋转位置来调节辐射野的大小。
KEYSWITCH为光点灯按键开关,此开关闭合,光点灯被点亮。
限束器向外的连接线束有2条:一条是CAN通讯线束,插接到限束器CPU板的J7、J8插座的任一位置上;另一是电源线,由底座端子排通过此线给限束器提供电源(见图6),其中电源线有两个插头,6P的插头插接到限束器直流电机控制板的JC1上,4P的插头插接到限束器CPU板的J2插头。
第六章 维修与保养
本机必须定期(半年至一年)进行维护与保养,否则将影响整机的正常工作。
1.机房内应保持正常室温,室内要求清洁、干燥,经常擦拭机器,确保机器清洁无污垢。
注意:如与非本公司产品配套使用时注意低压电源必须与网电源隔离,切勿
使用自耦式变压器提供的电源以保证安全。 |
2.本系列限束器为精密产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3.常见故障及分析(见表4)
表4 故障分析表
|
故障现象 |
故障分析 |
措施 |
|
铅门不动 |
1.电源故障 |
检查电源 |
|
2.电机或减速器故障 |
检查排除 |
|
3.传动机构故障 |
检查排除 |
|
自动失灵 |
电位器故障 |
更换 |
注意:由于产品的功能需要,本产品使用了一些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如铅板等,所以,本产品报废后不能与普通的工业及家用废弃物混置,应当遵照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附一、原理图
手动/自动切换及光点灯定时电路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交往城市设有翻译基地,业务覆盖全国城市。每天有近百万字节的信息和贸易通过世联走向全球!积累了大量政商用户数据,翻译人才库数据,多语种语料库大数据。世联品牌和服务品质已得到政务防务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等近万用户的认可。
专业翻译公司,